【集萃網觀察】陶瓷器上的圖案裝飾,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的方法是吹噴、手繪、橡皮印,以及用銅版和平版印刷的貼花紙的轉印等方法。近年來隨著絲網印刷在陶瓷工業(yè)的應用,陶瓷器上的裝飾圖案更富有立體感,燒制后的瓷釉很厚而且色彩非常明亮,看上去好像用磁漆描繪的一樣。其圖案比一般使用吹噴法的圖案更為精細,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很多。由于絲印對陶瓷器的裝飾有上述許多優(yōu)點,所以其應用范圍一天比一天廣。
一、陶瓷絲印的發(fā)展
自從陶瓷器皿實現(xiàn)工業(yè)化生產到目前為止,在裝飾工藝技術上曾出現(xiàn)過三次較大的變革。20世紀20年代,實現(xiàn)了石印圖案和人工擦粉相結合的裝飾工藝,取代了手雕版,產品精細,質量大大提高,但是,生產效率仍然很低,每人每小時僅生產600~800張,而且,又有粉塵污染。50年代末,出現(xiàn)了自動擦粉機,每小時生產4000~5000張,提高了擦粉效率。新出現(xiàn)的矛盾是印刷與擦粉速度不相適應,幾經改進,到60年代中期,終于又以膠印代替石印印刷貼花紙,提高了自動化程度,使印刷與擦粉兩道工序配套成龍,從而實現(xiàn)了以膠印為主的機械化生產新工藝,這是陶瓷貼花紙生產的又一次重大變革。
絲網印刷陶瓷貼花紙,操作簡單、適應性強、墨層厚實。因此,發(fā)展迅速.50年代開始自動化,同時工藝技術、絲印材料等也都取得驚人的發(fā)展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60年代,絲印貼花紙約占貼花紙總量的20%,70年代,增加到85%以上,幾乎100%的玻璃貼花紙是用絲網印刷的。與此同時,開始使用各種專用絲網印刷機。直接在器皿上印花裝飾,無論是質量和規(guī)模也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。目前,絲印陶瓷貼花紙基本上取代了膠印陶瓷貼花紙,成為產量大、效率高、成本低、藝術感染力強的陶瓷器皿的主要裝飾手段。
下面向讀者介紹一些絲印陶瓷貼花紙技術的最新進展情況。
①毛細吸附型感光膜。這種感光膜是70年代新開發(fā)的一種制版材料。使用這種感光膜制版,只需用水濕潤膜面,便可將其牢固地貼在網面上,再經曝光固化在網上。這種感光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及重氮鹽,耐印量為30000印,由于印品精細,制版操作簡單,可印制較高級的產品。
②熱印刷油墨。傳統(tǒng)的油墨分兩類:一類是揮發(fā)干燥型油墨;一類是氧化干燥型油墨,常把這兩類油墨統(tǒng)稱冷印刷油墨。氧化干燥型油墨干燥時間長;揮發(fā)干燥型油墨干燥需加熱,浪費能源,又有溶劑揮發(fā)污染環(huán)境和著火等安全問題。近年開發(fā)的熱印刷油墨,由陶瓷顏料或貴金屬制劑與熱塑性樹脂配制而成,主要原料為甲基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或蠟類物質,不含游離單體、軟化溫度低,一般在50℃左右油墨便具有很好的流動性,利用耐熱絲網版便可印制貼花紙,但通常多用于直接法裝飾陶瓷。這類油墨的印刷性能和轉移性能均優(yōu)于冷印油墨,由于不用溶劑,油墨中顏料比相對增加,墨層遮蓋力強,很適于玻璃裝飾,過去不常用的淡色顏料也可使用。印刷之后,印跡很快散熱并凝固干燥,便于套印,不易污染蹭臟。70年代能夠實現(xiàn)快速、多色網目調陶瓷絲網印刷,主要原因是開發(fā)利用了熱印刷油墨。
③三原色印刷陶瓷顏料。利用黃、品紅和青等三種原色印刷彩色美術作品,是膠印中一項很成熟的工藝技術。但是,長期以來,很難利用三原色原理印制絲印陶瓷貼花紙,主要原因是陶瓷顏料要在高溫下呈色,有些顏料會在高溫下發(fā)生反應,使顏色發(fā)生變化。近年來,在陶瓷顏料系列化、專用化、增加其穩(wěn)定性能等研究基礎上,已開發(fā)出青、品紅和黃三種調和顏料,呈色基本達到色譜要求。用這三種基本色印刷成的轉移貼花紙,燒成后可以呈現(xiàn)多色效果,缺點是紅色尚不夠鮮明,黑色色度不足,需補印黑色與紅色,以加強燒成效果。目前,三原色陶瓷顏料盡管尚不夠理想,但它完全突破了傳統(tǒng)觀念,進一步完善這一課題,將對陶瓷裝飾產生較大影響。
④超細網目調制版技術。長期以來,膠印陶瓷貼花紙的生產,可以復制層次豐富的美術作品,而絲網印刷則只能印制線條或墨塊,難以反映作品的層次。近年來,由于照相技術的發(fā)展,絲網制版加網技術及其理論的不斷提高,特別是優(yōu)質精細的絲網、高分辨力的感光材料、特細的陶瓷顏料的開發(fā)利用,為制備加網絲網網版提供了有利條件。直接法陶瓷裝飾的加網絲網版,可以在陶瓷和玻璃器皿上直接印制精美的網目調畫面;網印貼花紙生產在實現(xiàn)133線、155線加網制版基礎上,有的廠家已采用超細網屏加網制版,其精美的復制品,簡直與連續(xù)調作品幾近無異。
⑤熱轉移貼花技術。最早的轉移貼花紙,轉移時需用粘合劑將其貼附于陶瓷表面。30年代改為水貼移花法,也稱冷轉移法。冷轉移貼花紙的結構是,在紙基上徐水溶性膠,把圖案印在膠面上,然后再印一層非水溶性樹脂薄膜做為移花載體,貼花時將貼花紙浸入水中,30秒鐘后,借助水溶性膠可將畫面從紙基上滑移下來,又借其粘附性將畫面貼于瓷面。70年代初,研究成功熱轉移貼花紙,其結構是,在紙基與畫面之間不用水溶性膠,而使用蠟或熱熔樹脂。貼花時,先將器皿預熱到120~150℃,以機械傳動,自動定位,再用貼花機將熱轉移陶瓷貼花紙上的畫面固定到貼花位置,器皿表面的溫度使載花薄膜軟化,并將畫面牢固地貼附于瓷面,同時,又能使紙基上的蠟質熔化,使紙基與畫面分離。利用熱貼花技術,可以直接裝飾素瓷、白瓷(燒釉后的瓷器),貼花后可直接進入窯內彩燒,瓷面潔凈。熱貼花紙的研究成功是由手工貼花過渡到機械貼花的一項重大突破。目前,發(fā)達國家,除少量手工貼花外,主要是利用機械貼花,發(fā)展中國家則仍以手工貼花為主。
來源:絲網印刷
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!
最新技術文章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