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集萃網觀察】上世紀70年代后期,重氮感光膠制版工藝技術逐步取代了過氯乙烯制版工藝。其重大突破是光敏劑體系與粘合劑體系合成了一種互相交聯(lián)的膠體,使操作過程簡化,制版速度加快,網版質量有了提高。
更為重要的是:重氮感光膠與過氯乙烯制版工藝相比,具有環(huán)保性強、無毒、無公害的優(yōu)點。但是重氮感光膠制版工藝應用活性染料深色印花時,上機印制時在磁棒刮刀的壓力及一定的溫度作用影響下,容易產生感光膠層膜的“溶脹”現(xiàn)象,使網版表面的活性印漿逐步由刮印面滲漿至承印面,且容易造成大量的砂眼,從而造成耐印率差等病疵。
通常認為:活性染料的印花色漿(特別是深色),其染料濃度高、堿性強,又有大量的尿素和無機鹽,因此,要求感光膠層膜耐堿,就可避免砂眼的出現(xiàn),提高耐印率。
然而,根據(jù)大量的理論和應用研究表明:上述觀點不夠全面。我們認為重氮感光膠制作的網版應用于活性深色印花之所以發(fā)生上述問題,其最主要的原-因在于,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團含有的一氯均三嗪(X型和K型)、乙烯砜硫酸酯(KN型)和雙反應性基團(M型)等,當這種反應性基團與絲網網版表面的重氮感光膠未經-光固化完全的PVA中的羥基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從而粘附于網版時,經刮刀或磁棒擠壓,即易產生印疵。其基本原理可用下述重氮光敏樹脂體系的化學反應式表示。
如果光固化不完全或顯影后高壓水槍沖洗不干凈,則網版上剩余的PVA中的羥基,就與活性染料上的活性基團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生成醚鍵而結合在網版表面。在印制時受到刮刀或磁棒的反復擠壓,就會使膠膜輕微松動,導致網版表面的活性漿料逐步由刮印面滲漿至承印面,且容易造成大量的砂眼,從而造成耐印率差、牢度欠佳的弊端。
2.掌握網版制作技術要點
掌握了網版制作技術要點,其顯著特點是顯影較快、沖洗牢度好、耐印率高和適用性強,可用于平網印花機的磁棒、刮刀印花和手工臺板印花。
(1)網版制作工藝過程:繃網→洗網→配膠→上膠涂布→曝光→顯影沖洗→修版→二次曝光→上固化劑或上耐印漆
(2)網版制作技術要點:
2.1 為使感光膠層與絲網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親和力,洗網宜采用中性或弱堿性洗滌劑處理,然后用清水洗凈、干燥。
有的企業(yè)則在繃網前將絲網在卷染機內進行洗滌處理,繃網后則用清水除去灰塵即可。
2.2 為使絲網網版表面有一定的上膠厚度,粘度要調節(jié)適當。
感光膠內加入光敏劑的溶解稀釋用水要根據(jù)絲網目數(shù)和粘度要求適當調節(jié),特別要防止加水過量而影響規(guī)定的粘度要求;刮印面和承印面都要上膠,以防止活性染料在刮印面與承印面之間相互滲漿。
2.3 根據(jù)各印染廠家的光源、距離、上膠厚度、底稿、圖型等因素,確定最佳曝光時間。
一般要達到在高壓水槍沖洗顯影時無因“嫩膠”而出現(xiàn)砂眼,以使感光膠體與光敏樹脂最佳交聯(lián)。其上機印制的耐印率也越好。
SL40系列平網制網感光膠配套的感光劑重氮光敏樹脂感光波長350~420nm,曝光時間受感光機種類、光源、功率、距離、底片的透明度、絲網目數(shù)、涂膠薄厚、花紋圖案精細度等影響。
最佳曝光時間確定,根據(jù)自有的曝光設備的條件、花型精細度、上膠薄厚、用上膠烘干后的小花板通過試驗,選擇出最佳的曝光時間。
如有條件利用曬版測試條測定最佳的曝光時間,該測試條件使用方便適用于各種工藝用網版,能快速確定所制網版的曝光時間。
如網目數(shù)低、上膠厚,則要將曝光時間適當延長,黃色絲網曝光時間比白色絲網曝光時間長。
如烘房溫度較高,則曝光時間可稍微縮短。
2.4 顯影沖洗時要充分洗凈殘膠和光敏劑的殘液,刮印面與承印面都需進行良好的沖洗處理,切忌只沖洗花紋部分而不沖洗周邊部位,以防止因殘膠、殘液干燥后塞網。
建議曝光后的網版先要立即浸入25℃~30℃的水槽(浸泡池)中2~3min,等花紋出現(xiàn)時且膠體略有膨化,再進行沖洗,其效果最佳,既易沖又不會沖出“砂眼”。
2.5 修版后需進行二次曝光,夏季可放在太陽光下,日曬半小時以上,冬季及無光照情況下,可應用3000W紫外燈在密閉的暗室里曝光5分鐘。
用3000W×2只紫外燈在承印面和括印面同時曝光5~6分鐘,達到最佳的光固化狀態(tài),其網版的耐印率最好。
2.6 如特殊需要或印量很大,可采用上海中大公司或其他單位的堅膜漆,以進一步提高其抗強酸、強堿和強還原-劑的性能,使網版經-久耐用、堅膜漆通常屬于溶劑型的化學堅膜劑,要在常溫下放置24小時才可完全干燥固化。
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!
最新技術文章
點擊排行